租房生活指南

租房生活指南

在北京个人租房十年以来,搬过好几次家,根据个人经历总结出了一套比较不错的刚刚入住到一个地方的实践方案,提供给大家有个参考哈。

选个周末或者闲暇时候,骑着自行车或者走路溜达,进行一下居住环境的巡视

小区内部

溜达重点:小区居委会、有几个出入口以及出入口的安保情况、小区内部卫生所;快递点、垃圾箱、超市等便民服务。记录方式可以是手机拍照记录,如果有小区居民群,特别是自己居住楼栋的一定要加。

原因:小区主要的管理就是靠居委会,自己办理一些手续也需要和居委会打交道;卫生所是为了一些突发情况应对和防疫原因。

加入居民群可以能够得到一些小区讯息,比如消防、水电供暖检查等,个人有什么情况反馈也可以通过该渠道;

快递点、超市、垃圾箱自然不必说,日常生活相关。

小区周边

溜达重点:地铁出站口、停车位区域、共享单车分布以及数量,有几个出入门,每个门口大概有哪些店铺,比如餐厅、洗衣房、小型超市、五金店、理发店等等。认识一下门卫大爷

看见店铺不要只在门口看一眼,要进去询问一下具体情况,比如有什么服务,可以支持的区域、联系方式、价格、是否能上门等等,至少达到下次可以直接进店消费的程度。

其他零零碎碎的也关注一下,比如健身区域。有狗狗的关注一下遛狗路线,我小区附近有个退休的大爷专门修鞋,手艺一流。

原因:地铁口、停车位、共享单车这部分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朋友或者亲戚来访也会用到

附近的超市应急购买一些小的生活用品或者零食,五金店可以购买一些维修家居的小物件(灯具、花洒、门锁、窗户扣等等),一般小区附近的餐厅味道虽然不好说但是卫生一般还可以,小区的大爷大妈们还是有监督震慑的。

理发店、洗衣店自不必说,不一定必须去消费,但是需要了解一下,万一遇到物美价廉的呢?

谦虚的询问门卫大爷也是快速获取解决方案的方法,比如通下水道、修理小家电不知道找谁的时候

居住区域附近

这就是小区附近的生态了,距离根据交通便利程度在15分钟的通行时间范围内

溜达重点:物美超市、永辉超市、盒马鲜生(可以配送)、山姆(可以配送)

对运动感兴趣的,乒乓球、羽毛球、游泳馆、健身房(平常没事转转)

附近的KTV、火锅店、大餐馆特色菜 (朋友来了吃个饭或者点外卖)

附近的银行有没有,分别是哪几家。办理一些银行业务(信用卡、公积金啥的)

连锁线下旅行社,时间长久一点的。

原因:

大型商超比如盒马鲜生、山姆会员店 有很多烘焙食物可以购买,去转的时候要考虑何时上新?几点开始打折?哪些是招牌产品。可以作为日常购买的补充。

附近有运动场馆会比较容易形成运动圈子,一起锻炼比一个人锻炼更能持久。

KTV娱乐及餐饮店面,一方面是朋友来了可以有个吃饭的地方,另一个是点外卖的时候优先点这些实地踩过点的店铺,虽然价格比一些美食城里面专门做外卖的贵,但是相对的更加干净卫生。

线下旅行社重点关注一些,开在小区附近的旅行社的消费程度一定是和周边的消费水平相当,附近旅行社会根据季节具体情况安排,旅行线路也是经过口碑反复打磨的,而且出发集合点往往就是小区门口或者地铁站附近,价格便宜,周围人都认识相对靠谱,半路坑钱第二天就可以上门讨说法,集合点距离近容易成行,不痛苦。

扩展:外卖说明

常规流程

打开手机找外卖,美团有个筛选项是“点评高分”,一般该类别下的都是有门店的,可以优先考虑。饿了么上门没有该选项,但是可以搜美团对应的店铺名称

➡如果上面筛选下来的没有想吃的,就搜小区附近大型商场或者商圈的金街关键词进行搜索,比如“华联金街”就是我住的附近小区世纪华联楼下的金街里面店铺常用名。

➡如果上面筛选下来的没有想吃的,那就谨慎选择店面,选择想吃的店铺点进去,里面点击“商家”,没有门面照片直接跳过。做堂食一般不脏,照片都不放一张就说不过去

日常需要留意的点:

❌比如小区附近的脏乱的美食城,或者那种专门只做外卖的店铺的位置,尽量不要点这些的,虽然折扣力度很大。

❌纯做外卖的看不到内部灶台的不要点,一般这样店铺名字很夸张的,都是只做外卖的。

❌点外卖第一不点炒饭,其次就是炸的一类的。炸鸡,炸鸭,炸串。油太贵了,大概率重复使用。其他都能吃。

✅找评分高的对应的线下店,先探探店,品质不错就可以线上买。大商场里有门面的,连锁的干净一点。遇到好的店面加入收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